最後更新於 2022 年 7 月 19 日 by 4號小編 | 嗜好 No.4
在臺灣,許多長輩都在服用慢性病藥物。對慢性病患而言,除了遵循醫囑,按時服藥之外,最重要就是「注意用藥安全」。像秋冬進補,民眾常吃藥膳,當西藥遇到中藥是否會產生影響,食品藥物管理署(下稱食藥署)特邀請中國醫藥大學藥學系教授侯鈺琪為民眾進一步說明。
中、西藥或食品,吃進身體一視同仁
「坊間存在一種說法,認為中藥和西藥不同,即使都吃也不妨礙,這是偏差的觀念。」侯鈺琪教授指出,從身體的角度,中、西藥與食品並無差別,全是外來物(Xenobiotics)。她以烹調手法為例,同樣的食材,分別用西餐與中餐手法烹調,吃進肚子後,身體不會分辨這是西餐或中餐,因此,啟動的消化吸收機制是相同的。
中藥、西藥同時服用,可能會有風險
食藥署提醒,服用三高(高血脂、高血壓、高血糖)或慢性肝炎等慢性病用藥時,若同時食用中藥或不適合之食品,可能使藥效打折或加重,影響到用藥安全。像吃藥時應搭配溫開水,避免與葡萄柚汁共服,主要是因為葡萄柚汁含有影響肝臟代謝和藥物運送蛋白的成分,使血中藥物濃度過高,引起藥物不良反應。侯教授提醒民眾:「中藥裡也有與葡萄柚類似基原的藥材,如:枳實、枳殼與化橘紅,當藥方中有此類藥材,就應避免與西藥併用。」
享受美食,注意內容、用量與頻率
冬季來臨,民眾喜歡各種藥膳補品,侯教授建議食用前,要注意「內容」、「用量」與「頻率」。以當歸鴨而言,其中的當歸、川芎都是活血類的中藥材,當它們與抗凝血藥(Warfarin)併用時,就有可能增加病人出血的風險。因此,「鴨肉可以淺嚐,湯建議不要喝,享受香氣即可,才可避免副作用的風險。」此外,侯教授強調,食用頻率也是關鍵,再好的東西也不要常吃或過量。
食藥署叮囑,若對服用的中藥或食材有疑慮,可在領藥時諮詢藥師,評估是否適合一併使用,才能確保用藥療效與安全。
以上文章轉載自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
今天的介紹就到這裡囉!希望大家會喜歡。
那麼,我們就下次見囉!
快點按讚+追蹤 掌握最新最夯的第一手消息唷
最新文章列表 https://no4.online/all/
嗜好粉絲網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No4Brand
嗜好 IG 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no4brand
嗜好TG https://t.me/no4brand
熱門文章
延伸閱讀
- 炎炎夏日吃豆腐,百變豆腐大不同!學會聰明保存、健康最安心!
- 喝了讓你精神百倍?其實這三種人不建議喝能量/提神飲!
- 安眠藥當糖果吃?想要一夜好眠,千萬藥小心!
- 面膜可以天天敷嗎?愛漂亮的女孩看過來! 皮膚科醫師教你最佳使用法!
- 我的不沾鍋為什麼會沾!?廚房神器不沾鍋!烹調牢記四大要點!
- 原來東方也有起司!東方起司「豆腐乳」,挑選祕訣三步驟!
- 吃太多防腐劑會變木乃伊?有防腐劑的食品還能安心享用嗎?
- 一噴就不塞?鼻噴劑種類有哪些?對症下藥最重要!
- 胃痛就吃胃藥?小心!長期食用可能會增加骨折風險!
- 居家尿酸檢驗123,試劑檢測尿酸超容易!
- 吃降血糖藥會傷腎?聽醫生的話,注意使用劑量就免煩惱!
- 蝦米!喝咖啡還有那麼多眉眉角角?注意咖啡因標示,享受美味無負擔!
- 新冠大爆發,你今天量血氧了嗎?用對血氧機讓你第一時間了解身體狀況!
- 燕麥奶、鮮奶、豆漿營養成分傻傻分不清楚,想補充營養,你喝對了嗎?!
- 冷冷冬天最愛暖暖的被窩!蝦米?熱敷墊居然不能當暖被神器使用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