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追高日記6】14歲5個月,第五劑達菲林,住院紀錄!

最後更新於 2023 年 8 月 21 日 by減肥中的4號小編

相隔三個月之後,我們這次要做住院檢查啦!
第一次住院真的很緊張,根本不知道要準備些什麼好,看我準備的大包小包的行李,4號先生忍不住笑著說:『你要去畢業旅行嗎?』
仔細想想,也就住那麼一個晚上,於是決定只帶著醫院準備好的清潔組跟睡袋就直接入院就好。
結果住院當天要下車的時候跟4號先生鬧了脾氣,氣噴噴的我拎著小包包就下車,連睡袋都忘了拿!
不過還好院方有提供太空被租借,租金 100 元/次、不過要先繳交保證金 1,000 元/件,太空被歸還時會退還保證金唷!

*整篇內容皆以個人經驗為出發點,不包含任何醫學參考價值,如果需要,請洽各地醫院診療所中的兒童內分泌科唷!
* 每個人身體狀況都有所不同,如果家裡的小朋友有一樣的狀況,小編還是建議要去醫院看診唷!

長高速度

少爺的出生年月日是2008年的6月份,打了達菲林之後胃口真的變超好,最近看著他圓滾滾的肚子,害我不由得擔心起來。
不過打了針之後長高的速度真的明顯有差,三個月才一公分兩公分的讓我有點焦慮!
不過想想就是因為針劑的效果有出來,所以長高的速度才會比較慢咩,只要骨齡有控制住,一切都好說。
身高的部分是157公分,九年級上學期其實課業已經明顯加重了,所以少爺睡眠的時間地變得比較晚一點。
只能祈禱考完後可以補身高補回來,不然媽媽我就要頭殼抱著燒了!

2021/12/03 身高149公分 (第一劑)
2022/03/05 身高152公分 (第二劑)
2022/05/28 身高153.5公分 (第三劑)
2022/08/27 身高156公分 (第四劑)
2022/11/27 身高157公分 (第五劑)

*上次已經有跟小夥伴們說過白天的晚上的身高會有差別(少爺會差到1.5公分),所以還是盡量以同一時間為主,不過少爺很在意量出來的身高,所以我們後面就會統一早上量啦!

住院當晚紀錄

我們住的是D棟的雙人病床,病房自費的金額是2500元。
下午入住的時候母子倆還悠悠哉哉地跑去逛對面的全聯,買了一堆零食回病房。
少爺笑著說這根本是出去玩吧!哼哼哼!果然還是天真的孩子啊!真的可怕的是在晚上好嘛!

晚上大概八點多護理師招喚我們去抽血,插上軟針之後一共要抽八管血,每20分鐘抽一次,一次抽兩管,所以大概是一個小時左右結束。
軟針如果戳得好的話是不會有感覺的,如果有覺得卡卡的不舒服就是沒有戳好,可以清護理師幫你調整一下位置唷!
醫院這邊也會準備好計時器,每20分鐘就會響一次,反正就是響了就乖乖去找護理師就對了。

另外抽血的這段期時間一定要多喝水唷!
如果有看過前幾篇文章的小夥伴一定會知道,如果水分攝取太少就容易讓血液變的濃稠。
這樣抽血的時候就會慢很多很多,還要用力握拳才能讓血液順利流出來唷!

抽完最後一管血,就可以做自己的事情去啦!
話說不知道為什麼小編外出一直都有吃泡麵的習慣,總覺得在外面吃的泡麵比較好吃啊!
晚上的醫院很安靜,雙人房的病床旁也都有陪病的折疊床,住起來其實很舒適,少爺怕我睡不好,還很貼心的問說要不要我去睡病床。
謝謝我貼心的小暖男,但是如果晚上護理師來查房應該會被嚇到吧 (笑

出院當天紀錄

早上起床之後因為要等著打針,所以我就自己下樓去小7買了少爺喜歡吃的早餐。
大概10點左右護理師來打了針完之後就可以去辦出院啦!
老樣子,打針的時候記得紀錄是左邊還是右邊的屁股唷!
接下來就是三個月後看報告以及持續追蹤,希望少爺能快點長到170阿!

從少爺開始師打達菲林到現在也一年半左右拉,長高的速度還算在標準值之中。
高醫生是希望再停針前少爺能夠長到至少162左右,這樣長到170基本上就沒有問題啦!
我們還有一年多的時間可以努力,希望能夠順利地長到高醫生的標準阿 (拭淚

另外如果有小夥伴不確定孩子生長速度的,可以下載新北校園通(其他縣市我不知道QQ),裡面會有孩子每年學校測量的身高資料。
希望各位小夥伴的寶貝們都能健健康康的長大唷!
我是你的4號小編,我們下次見啦!

身高紀錄:
2021/12/03 身高149公分 (第一劑)
2022/03/05 身高152公分 (第二劑)
2022/05/28 身高153.5公分 (第三劑)
2022/08/27 身高156公分 (第四劑)
2022/11/27 身高157公分 (第五劑)

快點按讚+追蹤 掌握最新的第一手消息唷
最新文章 no4.online/all/
粉專www.facebook.com/No4Brand
IG www.instagram.com/no4brand

作者4號小編簡介

【追高日記】

我是你的4號小編?
也是我們家少爺的媽媽
少爺出生於2008年的6月份,我們從他的第二性徵出現開始追高。
裡面是當媽的真實感受以及分享,也希望能夠讓跟我一樣擔心孩子身高的家長一個參考!
所有文章都是自己的想法以及實際經驗,沒有任何專業的醫學意見。
有需要的話還是建議去各大醫院診所做檢查唷!

熱門文章

延伸閱讀